每月一家

  • 校园文学与校园文化

    樊星;

    刘震云的小说写得好,他特别善于写细节。这一点很重要。《塔铺》中"磨桌"偷偷躲在厕所的墙后面烤蝉吃就是叫人读过以后怎么也忘不了的细节。写校园生活一定要写出别人没有写出来的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情节。小说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李爱莲舍不得吃学校里有肉的菜,带回家给病中的父亲尝,"床头前的几个小弟妹,眼巴巴地盯着碗中那几片肉"的场面,就非常感动人。农村的很多苦孩子是非常懂事的。小说写的是乡村孩子的艰难,那么可怜。但是,其中也有叫人很感动很温馨的真情。

    2016年12期 No.382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新作快评

  • 大宴

    鲁敏;

    帘子后的豆豆翻个身,猛咳起来,杨宛仓促地放下抹布,湿嗒嗒地正堆在杨早的脚面上,她满嘴"小乖乖醒了小乖乖醒了"冲到床边。杨早踢开抹布,走上前亲一下小外甥打算告辞。梦中乍醒的婴孩,本能地回亲着他,信赖地把两只肉乎乎的小手环上他的脖子,杨宛用儿语在一边念着旁白:"哎哟,小舅舅来看我们了,舅舅一来宝宝就不咳了!就要全好了!"这样的瞬间,单调又凄凉,好像与这小婴孩的一生,他未来的光明或坠落,有着严密的关系。杨早一阵心悸。

    2016年12期 No.382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弱者肖像与强者想象——评鲁敏的《大宴》

    曹霞;

    <正>鲁敏在文坛上素以写淳朴、善良、温厚的"东坝"故土风情而著称,她另有一类小说,以小市民家庭的感情和关系为线索,写出大时代之下的生之艰辛和错综复杂,在平常生活的掩映下溢出残缺或变异人物的影子,比如《墙上的父亲》、《惹尘埃》、《六人晚餐》等。这类小说有点像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放大》,作家拿着"取景器"对着树荫暗影连续闪拍,可能会捕捉到出人意外又令人惊悚的一幕。《大宴》属于这一类型。写"吃",似乎又与"吃"无多大关联。

    2016年12期 No.38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那些去向不明的事物

    许俊文;

    <正>一头被春风蛊惑的叫驴,在夜晚悄悄地开溜了,焦急的主人满仓四处寻找无着,就在他估摸着凶多吉少的时候,那驴子却一路昂咯、昂咯地叫着,撒着欢儿跑了回来。满仓曾发过誓,若是找回那个畜生,要好好收拾它一顿。可是当驴子失而复得时,他却连一句狠话也没有骂出口。陈百步家的那只狗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自从狗突然失踪之后,陈百步每天出门打猎就少了一个得力的帮手。一天晚上,绑腿还没有解下的他跟我父亲说,今天在三条

    2016年12期 No.382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池莉诗组

    池莉;

    <正>~~

    2016年12期 No.38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池莉:唯有爱不能遗弃——评池莉的《池莉诗组》

    魏天无;

    <正>作为小说家、散文家的池莉的《池莉诗集·69》,不是用来证明她也是一位诗人——诗人无须证明——也不是给众人用来验证并顺便感叹"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异口同声中既不会有诗,也不会有远方;或者说,异口同声是生活中的最大的"苟且"。池莉曾把我们这个时代迅疾蔓延的套话、行话斥之为流行病专业中的"鼠疫霍乱",其实也就是语言中丛生的毒瘤。它们正是诗人要抵抗和瓦解的;也正

    2016年12期 No.382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外国文学

  • 边疆在《尖尖的枞树之乡》中的意义

    张宝国;郑耘知;

    长期以来,广大学者基本从地域角度评论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地域文学。本文拟从"西进运动"大的历史背景,从边疆叙事视角出发,对美国地域文学重新进行考察。具体而言,从边疆叙事角度考察边疆在萨拉·朱厄特的代表作《尖尖的枞树之乡》中的历史意义。

    2016年12期 No.38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大众传媒思想在《白噪音》中的实践

    程娟;

    本文通过法国理论家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对《白噪音》中媒体在后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分析,揭露了美国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所制造的各种虚假形象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和操纵,展示现代社会人们日渐空虚的精神状态。

    2016年12期 No.382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金东里《等身佛》中的人性与神性

    王宗喆;

    《等身佛》是韩国著名作家金东里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一个来华参战的韩裔日军士兵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唐代僧人万寂"烧身供养"的故事,在万寂舍生取义的精神力量的召唤下,小说中的主人公"我"也完成了自己的救赎。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金东里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生命、人神等问题都有着十分深入的思考,并期望以这种极具宗教性的思考方式来探究人性,同时他又将自己的所思所得,通过文学创作这种方式传递给了读者,希望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基本问题的关注。

    2016年12期 No.382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牙齿的意象看《白牙》中民族身份的困境

    纪丽丽;

    扎迪·史密斯的《白牙》中牙齿的意象贯穿始终。在小说中,牙齿所代表的是第一、二代移民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是他们民族性的象征。但是对于英国的移民来说,寻求自己的民族身份却陷入了困境。对于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夹缝中生存的移民来说,牙齿的颜色即民族性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任何试图用民族文化来代替主流文化,或者通过抹去自己的民族性来获得身份认同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2016年12期 No.382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卡夫卡小说中的无彩色意蕴

    周方;

    卡夫卡的文学世界很独特,其小说中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了一个无彩色系。黑、白、灰三色象征着怪诞、恐惧、孤独、冷漠与死亡。这些无彩色的选择源于卡夫卡自身以及环境,其中包含着孤独、恐惧、焦虑、懦弱,趋于"死亡"的心理倾向。

    2016年12期 No.38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熙德之歌》看中世纪西班牙的骑士精神

    张倩;徐婷;

    《熙德之歌》是西班牙第一部用卡斯蒂利亚语书写的著作,同时也是唯一一部保存近乎完整的史诗,在西班牙文学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作品讲述了卡斯蒂利亚骑士熙德遭到流放却勇敢抗击摩尔人的英雄业绩。作品通过对熙德这一理想化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中世纪典型骑士的精神风貌,并对其英勇、爱国和忠诚等优秀品质进行了讴歌。本文将以《熙德之歌》为例来具体分析中世纪西班牙的骑士精神。

    2016年12期 No.382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解读《红字》中海斯特的苦难与救赎

    王亿绵;

    基督教观点认为罪会带来苦难与死亡,苦难是罪的必然结果,苦难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带来救赎的可能。在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霍桑《红字》一书中苦难与救赎是其重要的主题思想之一,也是延伸人物命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站在基督教伦理观的角度对此加以探讨,通过分析海斯特所遭受的苦难,面对苦难时的态度以及带来的救赎结果三个方面来理解和体悟对霍桑《红字》中宗教主题思想,并以此更深刻地认知霍桑作品中的人文理念与宗教哲学观点。

    2016年12期 No.382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了不起的盖茨比》功能文体分析

    李子春;

    系统功能语法和文体学互相结合对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语言在这个框架下被看作是具有意义潜式的系统,对语言的分析也更加客观和宽泛。本文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文体学相关理论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解析语言学手段是如何表达小说文学主题的。笔者将应用概念功能对小说的第五章进行分析;应用语篇功能对小说的第六章进行分析;应用篇章功能对小说的第七章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和文体学互相结合的确可以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新的工具,也为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016年12期 No.382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爱在荒原蔓延时:读《呼啸山庄》

    孙杨与月;

    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一本书,有"文学中的斯芬克斯""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的美誉。它是"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以其独有的构思和奇特的笔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关于文明与野性的史诗长卷。虽然此书的总体格调是原始、粗犷,但是我们仍不难发现其实它依旧包含的原始和文明两种情感主题。

    2016年12期 No.382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古典重读

  • 论白居易《琵琶行》的艺术成就

    王有景;

    中唐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抒情诗。此诗除思想内容深刻外,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诗中音乐描写精妙绝伦,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语言通俗晓畅。

    2016年12期 No.382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品读《聊斋志异》中的奇女子

    许学宁;

    《聊斋志异》这部作品中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奇女子形象,这些女子或者有出神入化的奇技,或者有深藏不露的奇功,或者有精明强干的奇才。相比聊斋故事中那些平庸的书生,这些奇女子让《聊斋志异》大放异彩。蒲松龄如此写作,即是他进步女性观的体现,也充分说明《聊斋志异》的写作受到明末清初女性意识不断觉醒的时代思潮的影响。

    2016年12期 No.38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梦境故事

    刘泽华;

    《阅微草堂笔记》作为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内容繁杂,既有奇闻异事,又有志怪传说。其中,梦作为志怪小说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频频出现于小说中。其梦境故事可分为具有教化功能的梦、具有宗教色彩的梦、宋汉学术之争的梦、描写男女恋情的梦四大类。梦作为人类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往往会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世俗风情,通过对梦境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把握作者的文人情怀。

    2016年12期 No.382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西游记》中唐僧真实形象研究

    周晨晨;常爽;

    吴承恩的《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开山之作,随着其形式不断被演绎与改编,其中的人物形象也在不断经历流变与重塑,失去了真实原貌。本文以《西游记》小说中的唐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对唐僧的复杂形象与矛盾性格进行重新阐释,通过分析与研究,以期实现对人性本真的回归。

    2016年12期 No.382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长生殿》传情达意手法分析

    王东林;

    清代传奇名作《长生殿》向来受曲学评论家高度好评,多少年来兴盛不衰。关于《长生殿》的研究论文更是不胜枚举。本文以《哭像》一出为例,从诗词典故的化用、叠词以及夸张手法的使用等几个方面来对传奇《长生殿》的传情达意手法进行探讨。

    2016年12期 No.38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红楼梦》中小人物的名字体悟士的文化情趣

    李胜;

    古代的"士"往往有其身份标识的情趣,其中的琴棋书画即是其必备的修养,更是其"雅好",社会也往往以其作为通道来认识其品格。《红楼梦》作者便将其转化为小厮等伺候"士人"等人物形象来活化呈现,而其中作者的意趣恐怕也不仅仅如此。

    2016年12期 No.38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名篇探赏

  • 评程光炜先生对莫言《白狗秋千架》的解读

    李玉杰;

    在莫言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的研究中,程光炜的《小说的读法》或许是影响最大的一篇。但实际上,这篇文章在语文、知识、研究方式和思维等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恐怕并不仅仅存在于这篇文章中,它们其实能够折射出当前学术风气的一个侧面。

    2016年12期 No.382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作家研究

  • 浅论周梦蝶诗歌中的基督教意象

    屠丽洁;

    周梦蝶在台湾诗坛是很有影响的现代派诗人,他独特的悲苦命运使他的诗作融入了道家、佛家禅宗以及基督的宗教情怀,闪射着西方现代与东方古典的睿智与玄妙。本文拟从周诗中常被研究者忽视的基督教意象角度切入,从上帝的想象、十字架的救赎、东方诗学与西方神学对话的角度对周梦蝶其人其诗进行解读,以期对周梦蝶及其诗作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2016年12期 No.382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三曹诗歌“悲情美”的差异

    陈倩倩;张慧灵;

    "三曹"诗歌虽然都体现出了"悲情美",然而,特定的时代背景,独特的文人性格和不一般的人生遭际决定了"三曹"诗歌虽都悲情,却又有所不同。曹操因为对社会、对百姓、对战乱的悲慨,所以他的诗表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悲怆美;曹丕因为对宇宙、对人生、对生命的忧愁,所以他的诗体现出一种柔和秀丽的忧郁美;曹植因为对奢华享乐的感触,对友人赠别的悲慨、对悲苦命运的哀愁,所以他的诗呈现出一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哀怨美。

    2016年12期 No.382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祖棻与叶嘉莹诗词讲稿比较研究综述

    赵凌华;徐子昭;

    目前学界对于沈祖棻、叶嘉莹的研究多着眼于二人的个人创作与学术思想,很少涉及到她们的诗词讲稿。但通过具体比较不难发现,她们的诗词讲稿在语体风格、分析手法和讲解脉络等方面的异同以及讲稿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教学意义等方面,极具研究价值,值得学界进一步探究。

    2016年12期 No.382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学教法

  • 诗歌教学的难点分析

    熊华勇;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文本解读时的难点;迁移运用时的难点;朗读表演时的难点;创造提升时的难点。其中,文本解读的难点表现为四层面:品质性解读;价值性解读;审美性解读;创造性解读。而品质性解读是其他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层面解读的前提和基础,其难点在各个环节和方面均有表现;大多数诗歌的价值性解读常常成为难点。

    2016年12期 No.382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代文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吴敬玲;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教育界备受关注和着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对高校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等具有无可替代的学科优势。本文结合学科现状和教学改革实践对当下的古代文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点思考:一,育人为本,培养健全人格;二,古为今用,树立当代意识;三,突出文本,重视经典阅读。

    2016年12期 No.382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散文教学中的文体文类意识研究

    吴慧;

    散文作为一种开放性与规定性并存的文体,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散漫性等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这一篇"的教学为重点,从文体出发,挖掘"这一篇"散文独具一格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与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并学习作者个性化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文本中人物的对话。面对不同的散文文体,教学都从应"这一篇"开始,走向"这一类"。

    2016年12期 No.382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借助思维工具 “落地”大学语文

    刘天胜;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尝试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符合学生实际的人文尺度,同时借助云思维工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与经典建立联结,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于润物无声中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2016年12期 No.382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背景下的现代汉语课程改革

    万素花;薛剑莉;

    新的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带来了语言间更大的不公平,并威胁着许多语言的生存。[1]汉语在信息化时代的语言竞争中,由于人口基数问题,虽然占有优势,但要争夺在虚拟空间的地位,就离不开语言信息处理,这就要求在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兼顾语言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汉字输入法从当初的笔画输入到拼音输入,发展到现在的串词输入,无不说明信息技术对语言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现行的《现代汉语》课程难以适应新形势,《现代汉语》课程亟需改革。

    2016年12期 No.382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实施

    吕灿;

    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大量的网络糟粕,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当前,大学生行为举止粗俗、人机观念淡薄、生活世俗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外国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如何在当今条件下做好外国文学教学教育工作、提升人文精神,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为探究对象,讨论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实施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需改进的方面,希望为提高外国文学教学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贡献力量。

    2016年12期 No.382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与“言”应相濡以沫

    周超;顾亚玉;

    "文"、"言"并重的观念在文言文教学中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却并非件易事。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尝试以下三方面的教学实践,有助于"文"与"言"的有效融合。一、"言"的讲解,需新旧整合,古今贯通。二、于"炼字炼句处",发现"文""言"结合点。三、补充资料,还原原文,化解难点。

    2016年12期 No.382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吴水莲;

    学会合作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理念之一,自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合作学习以来,课堂教学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正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任务为载体的语文教学是实现合作学习的良好途径,教师要通过"任务型"的教学,用交互性任务来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设计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独立运用旧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努力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及做法1、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及重、难点。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3、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4.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能激发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5.小组合作学习后给予适时到位的评价。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6年12期 No.382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语文课堂教学最需要激情

    张冬梅;

    激情是一种高昂的情绪,也是一种炽热的感情。它是教育的渴望。没有激情,课堂就会平平淡淡。有了激情,学生的情绪会受到感染,身心感到振奋;有了激情,课堂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了激情,课堂教学中才会不断迸溅出探究的火花;有了激情,教学活动才会生动形象,富有情感,课堂才会学生刻骨铭心。

    2016年12期 No.382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钱莹;

    在中职语文的教学发展过程中,行为导向教学应该受到重视,并且综合运用模拟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发展。

    2016年12期 No.382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本读法

  • 例谈语文课文解读的多元与有界

    徐晓婷;吕沙东;

    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异变的、不确定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的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阈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坚持多元有界原则。本文结合相关文学理论就小学语文课文解读的多元与有界问题结合窦桂梅执教的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进行解读和探讨。

    2016年12期 No.382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语文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戴海军;

    语文阅读课要提增效益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必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书中的丰富多彩、瑰丽多姿单靠视觉从枯燥的文字感知着实不容易,对当下农村中学生而言更艰难。那么生动的图片、动态化的影片、顿挫的声音无疑能帮助学生构建出一方立体的,鲜活的世界。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多媒体正是这种能把传统阅读进行有效拓展,增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手段,也是真正能激发学生产生身临其境阅读享受的好方法。阅读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2016年12期 No.382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安然;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得益于老师的"顺情而教"、"顺势而导"。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活动中,展开相应的思维激发,对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方法、思维态度等思维要素进行系统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理解课文词、句、段、篇的能力,对学生探究、合作的激情能够更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实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乐思到善思,发展智力,从而提高学生总体思维水平,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016年12期 No.382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阅读教学中有效生成的内涵特征

    李茜;

    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旨在教学活动的生成创造过程,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关系、个性、非理性等特点。

    2016年12期 No.382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议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张明;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诵读教学的地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作用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就初中语文诵读教学谈谈个人看法。

    2016年12期 No.382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点燃读书激情 创建书香校园

    张鸿义;

    当前学校不重视读书学习,首先是教师没有读书学习的时间,其次是教师缺少读书学习的自主性,再次,学校管理者认识不到位,对教师的学习不重视。如何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呢?本文谈些个人看法。

    2016年12期 No.382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章写法

  • 高中议论文写作的一材多用技巧

    吴倩;

    在学生们普遍存在审题角度单一和运用素材僵化的现状下,如何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创作过程中变革思路,进行多向审题与新颖举证,既考察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也对学生理解分析热点素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所述的"一材多用"技巧便是通过训练学生对案例进行多维解读,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这不仅对其考场审题有所帮助,也将给他们带来"巧用熟悉素材进行多主题论证"的新思路,一举节省了很多学生大量记忆不同类别素材的时间。

    2016年12期 No.382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对时间的陌生化处理在细节描写中的应用

    王飞;

    "陌生化"是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它以增加艺术作品接受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唤醒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介绍一种细节描写中对时间的处理方法——陌生化,让细节描写变得简单易操作。

    2016年12期 No.382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文研析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深层的隐喻性

    俞秀红;

    南渡后,李清照词更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的字里行间就蕴含了深层了隐喻义,满载着作者的家国情思。

    2016年12期 No.382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文本解读及执教策略

    蒋琛;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主题的多义性以及诗歌语言含蓄朦胧的特征,使这首诗的情感解读存在着较大争议。我们以质疑幸福为基点层层剖析诗歌,让学生更深入、多维地理解文本。

    2016年12期 No.382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观潮》为例探究语文素养发展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梁丽文;

    核心素养是当代世界教育的热点议题,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本文以《观潮》一课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语文素养培养的实践,并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语言实践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考。

    2016年12期 No.382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文艺杂谈

  • 浅析元杂剧女性角色构建与时代影响

    许瑞雪;

    元杂剧作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历程中最早出现的重大成果,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不断成长并得以兴盛,其塑造众多丰满而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代表了元杂剧作家们的精神高度,传递了元蒙统治之下女性价值和地位的变迁,为历史研究、文学发展乃至女性解放带来深远影响。本文从元杂剧崛起因素、女性角色塑造以及由此产生的时代影响为脉络,着力探究元杂剧本身与女性角色、女性角色与时代影响的逻辑关系。

    2016年12期 No.382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存“唐人选唐诗”入选边塞诗审美风尚的定量分析

    张华林;

    通过对14种"唐人选唐诗"选本当中收录的245首边塞诗进行定量分析,基于统计数据的逻辑推论,揭示现存"唐人选唐诗"选本当中入选边塞诗作品的丰富思想内容、浪漫主义色彩、崇高美学特质。

    2016年12期 No.382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电视娱乐节目中文学意味的创造

    裴灿;

    在审美大众化时代,电视娱乐节目提供给观众的娱乐审美正逐渐被感官的体验快感所代替,艺术不再能承担起启蒙的重负,理性、深度和创意缺失。文学意味的注入使其在满足观众快乐消费欲望的同时,带给人们心灵的提升空间和精神成长的动力。娱乐节目中的文学意味主要体现在:1、抒情言志、寓教于乐;2、采用曲折生动的叙事方式;3、着力营造意境美。以此使观众从娱乐中发现"游戏"本质之"真",营造人情之"善",追求精神之"美"。

    2016年12期 No.382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小说与青少年传统医学文化教育

    刘方华;

    网络小说对传统医学文化的描述分布于多种类型的小说作品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医学题材网络小说,另外也包括穿越与架空历史小说、玄幻小说和修仙小说等,其描述的形态也是多样化的,反映了青少年作者与读者对传统医学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网络小说对传统医学文化的基本认识是积极的,但存在神秘化、游戏化等非科学问题。因此,通过增加相关教学内容、开设选修课程等方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传统医学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对策。

    2016年12期 No.382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蒜酪蛤汤”“俗”元曲

    何丽丽;

    本文分析了元散曲作为通俗文学的主要特点:语言方面体现在词语的浅俗和口语化上,以及方言俗语、衬字的运用上;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世俗生活的众生相和有趣之人、物等;在表现方法上以直露显明为特色。

    2016年12期 No.382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间深处的悲壮与辉煌——论陈河的《甲骨时光》

    欧阳光明;

    在《甲骨时光》中,陈河将写实与虚构这两条叙事线索交织在一起,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能祥熟运用"轻"与"重"两套叙事笔墨,最终创作出了一部既"好看",又具有丰富文化信息量的气势恢宏的小说。

    2016年12期 No.382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例谈城市公共空间诗歌与市民关系

    龚佳雪;杨钟沛;罗盼盼;

    已举办过四届的武汉"地铁诗歌"活动在时间长度、规模程度上都可以说是走在了国内公共空间诗歌的前头。与此同时,市民的关注度、接受度也在逐届增长,可以说地铁诗歌成为了帮助诗歌从边缘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查研究和国内外公共空间活动对比,我们发现武汉的地铁诗歌活动处于发展上升期,仍然具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未来的"地铁诗歌"注定将成为武汉的新名片。

    2016年12期 No.382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绘本的叙事艺术浅析

    张立杰;

    本文从叙事绘本的概念及艺术特征出发,通过对图,文视觉语言的叙事表达及艺术形式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来找寻绘本叙事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挖掘绘本视觉语言的艺术张力以推动绘本设计的创新。

    2016年12期 No.382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电影《金刚》中的导演卡尔

    李妍;

    从1933年的初次拍摄到1976年的翻拍再到2005年的重塑,历经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电影《金刚》每一次被搬上荧屏都能震惊四座。电影中金刚和安无疑是男女主角,但在众多的其他角色中,导演卡尔也是相当重要的引领者,在整部影片中,他是最先出现的人物角色,也是"戏里戏外"名副其实的导演。本文简要谈谈卡尔的形象。

    2016年12期 No.382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想的深度:读邵丽中篇小说《刘万福案件》

    吕豪迈;

    邵丽小说故事情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活逼真,语言丰富生动,给人以阅读的愉悦和美感。《刘万福案件》更是表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既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又有艺术的审美价值。

    2016年12期 No.382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长春伊通满族自治县鹿文化溯源与研究

    历楠;

    伊通满族自治县盛产鹿,而伊通满族自治县历史上是海西女真故地。鹿在满族文化中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鹿在满族文化中一直是神的象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伊通满族自治县鹿文化的溯源,鹿文化对当地人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2016年12期 No.382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探索争鸣

  • 20世纪中外文学奖励与政治关系初探

    马佩林;

    本文从文学与政治这一古老的命题出发,通过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家的比较,揭示20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与其时整个文化生态的共生关系。

    2016年12期 No.382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的协同教学

    马婷婷;

    协同培养是目前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存在着教学资源匮乏、课程教学强理论弱实践、实践教学条件差、实践师资评价与监管不完善等问题。从学校不同院系之间的协同教学、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及学校与外部院校及各机构的协同合作三方面探讨了湖北文理学院改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实施协同教学的基本路径。

    2016年12期 No.382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初探非语法结构显化

    邹涛;

    本文利用自建语料库,从跨文化交际视角,选取了"international"和"国际"两个检索项,初步验证了非语法结构的显化。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小范围检索,搜集中文及英文检索项,并观察显化规律。大规模检索时设定"且"或者"且非"的检索逻辑,提高大规模检索效率。

    2016年12期 No.382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南漳店名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心理探析

    刘伶俐;

    店名在语言上有一定的特色,其命名的文化心理也值得研究。因此以南漳县的主街道店名为考察对象,首先从音节、结构等语言特征上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命名的来源和文化心理,得出:四音节店名最普遍,由属名和业名构成的店名数量最多,属名的命名来源于品牌、地域特色等。

    2016年12期 No.382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影史课程教学改革

    熊小川;

    通过对电影史教学实践的梳理,强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学出发点,以"观、比、评、拍"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作能力,最终引导并培养学生形成关注社会现实的创作价值取向。

    2016年12期 No.382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篇衔接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张程程;侯君;

    语篇衔接主要分为两部分,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语法衔接手段主要包括照应、替代、连接和省略等四种;词汇衔接手段主要包括:重复、指称、同义词和近义词、连词等。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例,探讨词汇衔接手段方面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建议。

    2016年12期 No.382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对自学考试专接本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成国巧;

    专接本作为一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自学考试的教育模式,要充分调查分析学生的对自学考试的"意愿、偏好和认知",不断改进招生策略,强化宣传,扩大项目的知晓度;聚焦需求,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完善配套,增强项目的满意度。保障专接本项目之源,才能推动其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12期 No.382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在语境下提升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崔秀云;

    大学生英语的教与学是大家一直探讨的话体。怎样算英语学得好?大学英语应该学什么?怎样算学的好?语言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交流,语言的运用离不开相应的语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探讨了这些问题,以期对大学生英语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一定的有效指导。

    2016年12期 No.382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分析

    李颖慧;

    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本身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本文在探讨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语文素养分析的同时,提出一些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方式方法,以期能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倾听、沟通、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

    2016年12期 No.382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MOOC平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研究

    汪佩;

    随着网络视频类课程的出现,以MOOC为主的一批新兴的学习软件对各大高校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日益显著的影响,因其逐渐被各大高校所推崇,甚至纳入了选修课程,对MOOC学习效果的研究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MOOC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MOOC教学中所需的技术和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掌握,而且现在提倡教育信息化,因此MOOC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提高仍然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因此展开了对MOOC的研究,以商务英语基础的语言学课程为例分析MOOC能给学习带来的影响和效果。基于小组五名成员在MOOC平台的学习实践,将成员在该平台上的学习效果与成员在传统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总结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和结果并加以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成员的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以探讨MOOC平台对学习效果的价值。

    2016年12期 No.382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移动学习应用于国内高职英语教学研究述评

    曾艳;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对2008年到2016年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关于国内高职英语移动学习的学术论文及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把握移动学习应用于国内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研究现状。文章首先对移动学习的定义进行阐述,然后对现有的国内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的研究主题和重大事件进行梳理,最后对高职英语移动学习的文献进行述评并对今后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2016年12期 No.382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苏北五市农村留守群体基督教信教情况调查

    鲍婷婷;冯青青;

    基督教在苏北五市农村发展很快,日益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本文主要分析苏北农村留守群体的基督教信教现状,探讨农村留守群体信教的特点,并深究其原因,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6年12期 No.382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钱昭英;

    高校教育改革有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想要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做好关键学科的改革与创新。笔者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现状和创新改革策略展开分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资料参考。

    2016年12期 No.382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姚圆鑫;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一朵奇葩,在社会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仍旧保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中国传统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为主要研究内容,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展开有效论述,重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6年12期 No.382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问”连接教与学

    王煜寒;

    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每个职业都会有约定俗成的准则。那么教师也应该总结出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怎样更好地联系教与学等一些规律。而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我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有关党校教学的一些个人感触。

    2016年12期 No.382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的困惑与反思

    代锋;

    厘清素描与建筑素描的概念与外延,并对其作为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引发教学上的困惑与反思,以促进对当今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改良。

    2016年12期 No.382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幼儿园教学管理之我见

    南春花;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怎样才能办好一所管理规范、质量过硬、开拓创新的幼儿园呢?本人根据自身实践谈谈看法。

    2016年12期 No.382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海外生管理与服务途径

    李佳璐;

    对海外生管理与服务进行有益探索是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下实现本土化再造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海外生管理与服务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出适合的海外生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2016年12期 No.382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汉语国际教育从业分析

    宋阳;黄宣方;

    本文以拓宽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为根本目标,试图将目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与英语专业有着巨大亲缘性的汉语国际教育引入英语专业的就业视角,通过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找出英语专业学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优势与劣势,尝试提出提升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能力的途径。

    2016年12期 No.382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硕博论坛

  • 《牡丹亭》与《聊斋志异》中的婚恋故事比较

    夏二姣;

    本文将一部戏曲和一部小说放在一起比较,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形式上有相同的内容。《牡丹亭》和《聊斋志异》中的婚恋故事有极大的相似性。恋情的发展都是在非现实的情况下,前者是通过梦以及人鬼来实现,而后者多是人与狐鬼精魅。两部作品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欲"和"色"进行了肯定和描写。并且,对女性的刻画笔墨尤其多,《牡丹亭》里杜丽娘一枝独秀,《聊斋志异》中众多女性色彩纷呈,她们的共同点是会主动寻求情感和欲望。通过挖掘这些共性,可以窥探到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风潮,引起人们对婚姻,对人性,对女性更多的思考。

    2016年12期 No.382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凝诗歌用韵考

    季英霞;牛小伟;

    徐凝现存诗96首,可以归纳出24个韵部,与王力先生关于隋到中唐音系特点的考证基本吻合,符合这一时期的整体诗坛风貌。同时也有自己的用韵习惯:用韵有通押现象、好用宽韵,从韵脚字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其平易雅正的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对徐凝诗用韵进行全面考察,对于研究中唐诗人的用韵特点,具有重要作用。

    2016年12期 No.382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子虚赋》及《上林赋》与辞赋的游戏化

    唐亮;

    汉代辞赋已呈现诙谐幽默与游戏的色彩,在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赋中的娱游之思、江海之景、劝诱与讽谏之言是游戏笔墨的渲染,人物、情节与场景皆为子虚乌有式的虚构,铺陈、排偶、全景书写体现出穷极夸饰的叙事等特点,对后世文学的游戏化有着显著影响。

    2016年12期 No.382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泰中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语用偏误分析

    李靓;

    本文以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语用偏误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泰国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交际失败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有助于学习两国语言的学生,减少或避免语用失误,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6年12期 No.382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村民语言使用情况探析

    任浦;

    语言的习得最初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学习和使用语言的重要语言环境之一。家庭语言环境直接影响家庭成员中年轻一代日后的语言选择和语言态度。黎语是黎族的母语,本文研究黎语在黎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实时数据的客观反映对黎族家庭语言选择和语言态度进行分析研究。

    2016年12期 No.382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方《奔跑的火光》中英之形象的悲剧性

    刘幸;

    著名作家方方笔下的《奔跑的火光》为读者描述了现代乡村妇女所面临的生活境遇,反映了一个生活在乡村的妇女的悲剧人生。这部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位农村妇女英芝的人生悲剧,由此来映射出处于社会改革时期偏远穷困地区乡村妇女的人生悲剧性。而在此之中,自身的缺陷和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英芝悲剧一生的主要原因。

    2016年12期 No.382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九尾狐形象起源考

    王茜;

    本文从《山海经》中的青丘九尾狐入手,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九尾狐这一形象的起源进行考证,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中九尾狐的形象进行分析,探究不同文献中九尾狐形象之间的关系,追溯九尾狐形象的起源。

    2016年12期 No.382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0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潜性修辞看网络用语的形成

    府婷婷;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产生新的语言现象。本文将从网络新词的类型、产生方式及形成原探讨网络用语中潜性语言显性化的现象。

    2016年12期 No.382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杨自俭翻译和重译《印度之行》时的视域融合

    孙玲玲;

    以杨自俭对福斯特的长篇小说《印度之行》的翻译和重译为中心,通过研究杨自俭在翻译与重译中所作的修改,从文学阐释学角度分析这一行为中的两个视域及其融合的过程,探究译本背后所体现的先见性与历史语境,从而对视域融合中译者的主体性有所理解。

    2016年12期 No.382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原创天地

  • 教师的形象及其他

    王明勤;

    <正>我以为,教师的形象应端庄,讲风度,有气魄。应端庄。这有何难,不就是要求教师举止、神情端正庄重么!我看未必易事。学生留长发,戴墨镜,叼着烟,敞开怀,一步三摇;或染黄发,涂红唇,超短裙,露胸脐,穿高跟,发出咯噔咯噔响,……见此,教师肯定会斥其曰:"简直不像话,有伤大雅,不合中学生守则要求,赶快回去,跟我改掉";或以为他们不三不四,没人样,投去鄙夷的目光,甚而至于从心底里愤恨他们。然而

    2016年12期 No.382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考之外

    杨与心;

    <正>2015年12月31日23点32分。难得片刻闲暇,捧读川端康成的《花的圆舞曲》,可以一逛文学殿堂。对于高考,至少当下我可以超然其外、飘乎其上。书里友田星枝对艺术的痴狂令我魂牵梦萦……"我觉得高考就像一张门,门里有人所谓的‘天堂’,门外被描述得可怕如地狱。"十年前的星枝如是说。"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十年后的星枝说:"我如今活得多快乐!"她耸了耸肩,举手投足间显示出她天才的舞蹈家的身份。

    2016年12期 No.382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坛扫描_新闻一束

  • 新闻一束

    舒坦;

    <正>数字阅读掀起"诺贝尔文学"热潮日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该奖项。国内数字阅读品牌"掌阅"宣布上架《鲍勃·迪伦传》,让全球华语用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这位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生于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是一位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从1961年发布首张专辑至今,迪伦在流行音乐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响已超过50年,其唱

    2016年12期 No.382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坛扫描_作家声音

  • 作家声音

    舒坦;

    <正>周大新认为作家不能为改编而写作周大新日前做客人民网文化频道时说。"作家对电影电视改编,应该持支持的态度,但是不能为改编而写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可以说,"脚踩坚实的大地,为人民书写"是作家创作的责任与使命。对此,周大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醒我们,作为一个作家,不要忘记养育我们的土

    2016年12期 No.382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坛扫描_作品信息

  • 作品信息

    舒坦;

    <正>老舍小说《二马》将首登话剧舞台1999年,老舍的小说《二马》曾被搬上电视荧屏,由陈道明、梁冠华主演;17年后,它将被搬上舞台,于日前在北京首都剧场开启京沪巡演。《二马》1929年创作于英国,是老舍回国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与《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一同奠定了老舍作为中国新文学开创者的地位。它并不含有太多悲凉的色彩,而是用细腻幽默的笔触,展现了中西交错的异国情缘和各自民族的个性。该剧通过老马和小马父子与温都太太和小

    2016年12期 No.382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坛扫描_海外文坛

  • 海外文坛

    舒坦;

    <正>2016布克小说奖揭晓英国当地时间10月25日晚9:49,2016布克奖结果在伦敦市政厅揭晓。美国作家保罗·品第凭借小说《出卖》获奖。《出卖》是比第耗时七年的心血之作,故事发生在洛杉矶市,主角是一名种植大麻和西瓜的"艺术家"。小说以讽刺与幽默的口吻,讲述了一位美国黑人青年的生命遭遇:年幼时被父亲严厉对待;父亲惨遭不幸后回到家乡南加州的黑人聚居区,亲历了有着畸形主仆关系的温情、以及白人黑人在教育、人

    2016年12期 No.382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